文章出處: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網址: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4486788
今天早上,我帶女兒去參加聯合報辦的「全國盃作文大賽」,她是由班級老師推薦參賽的。有幾位讀者看到我坐在空地上等女兒,於是和我攀談,大家不約而同都提到「閱讀習慣」的問題,剛好,這也是我最近一直碰到必須不斷和家長解釋的問題,因此我決定回來將我的觀念寫出。
「親子共讀」是這兩年很流行的「教養守則」之一,有很多家長都知道,要跟孩子培養親密的情感、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親子共讀」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親子共讀」不應該、也不能夠只有在「學齡前」進行。對於已經能夠識字、自行閱讀、小學階段的小朋友,家長仍然要維持「親子共讀」的習慣------因為陪伴學齡後的孩子閱讀,才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關鍵!
很多家長聽到我這麼說,都驚訝的張大了嘴:「不會吧!都自己會看書了,還需要我一個字、一個字的念給他聽嗎?」
沒錯!很--需--要。當然,跟大小孩的共讀,並不光只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出來而已。跟大小孩的共讀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與技巧,下面我們可以一一細談。但是,我要強調,即使是已經識字的低、中年級小孩,仍然非常需要爸爸、媽媽陪伴閱讀,很多時候,他們仍然需要父母將書的開頭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給他們聽。因為,唯有你的陪伴閱讀,才是引領孩子跨越繪本、漫畫,邁入文字書籍的關鍵。
老實說,我早就記不得我幼稚園時期,爸爸媽媽讀過些什麼圖畫書給我聽;但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一直到我國中一年級,爸爸到台北來陪我複習功課的晚上,都還經常陪我讀書。有時候他讀文言的「幼學瓊林」給我聽,有時候他會跟我談談他自己最近讀的書;還有一次,一見面他就丟了一本跟字典一樣厚、有著紅布封面、燙金字體的「莫伯桑短篇小說選」給我:「這本書很好看,是我剛在火車站旁邊的地攤上買的。你先看看,不懂得地方我再給妳解釋!」
我傻傻的接過爸爸丟給我的小說,隔天開始就沈迷在莫伯桑筆下的殘酷世界。這本爸爸丟給我的書,從此成為開啟我閱讀世界文學的鑰匙,至此之後,我迷上毛姆、契柯夫、左拉、史坦貝克……..,這一連串的閱讀經驗,全都從這一本法國短篇小說之王-----莫伯桑的選集開始。
為什麼要陪伴孩子讀書?除了當他們看不懂字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書的內容講給他們聽之外,家長的「讀」,還有「推薦、引導」的作用。
語言,是先由聽、講,再進展至讀、寫的。因此,「聽」是第一個接觸的感官。孩子的「聽覺理解」,一定遠超過他們的「閱讀理解」。因此,孩子需要「跟父母共讀」,讓理解力比較好的成人,把那些程度高一些的書籍,讀給他們聽,他們的閱讀能力,才能夠跟著往上提升。
也就是說,已經會識字的孩子們,他們需要情節豐富、字彙多樣、書寫多元的書籍內容去吸引他們閱讀,但他們自行閱讀的能力卻遠不及此。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帶領閱讀,往往是吸引他們進入閱讀世界的一個重要鑰匙!
另外,很多孩子識字之後之所以對閱讀失去興趣,往往是因為小學所教授的課本,是以識字為基礎而編寫的,而上課內容也僅偏重於生詞、語法的背、寫,讓孩子誤以為這類機械式的「練習」就是「閱讀」,而無法領略閱讀的快樂。
這時,也需要家長引領孩子去體會閱讀的樂趣,選擇一些真正適合孩子心智年齡的作品(台灣的課外選讀通常都太淺,無法吸引孩子興趣),讀給他們聽,讓他知道書中有另一番不同光景的世界,讓孩子重新找回閱讀樂趣。
舉例來說,我女兒現在三年級了,但我依然常常讀書給她聽。通常,她看她自己選的書,我讀我選的書。因此,當她在看「安徒生童話」故事的時候,我讀的可能是「湯姆歷險記」。等她發現我讀的「湯姆歷險記」比較有趣、搶過去一口氣看完了之後,我下一本讀的可能是「小婦人」。當她也把「小婦人」也看完之後,我便換讀「孤雛淚」。
我們之間的對話往往是這樣的:
「媽,妳今天要讀什麼?」
「魯賓遜漂流記。」
「啊!媽,那本不好看啦,我昨天翻過了。妳讀別的好不好?」
「沒關係啊!媽媽還是先讀一點給妳聽。這本書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本書喔!你聽聽看好不好?」
通常,她會勉為其難的接受。然後第一天,可能會在很無聊的狀況下睡著,因為這類小說的第一章,通常因為要描述故事發生背景、或是人物介紹,因此都會有一些冗長的敘述,對孩子來說,欠缺劇情刺激。
第二天,她照例會哀求:「媽,這本真的不好看啦!我們換一本好不好?」
我通常都會回答:「快了!快了!精彩的地方就快要到了,妳再忍耐一下好不好?」
然後,我會努力加快速度,一口氣讀到劇情開始變得精彩的地方。比方說,魯賓遜漂流到荒島上之後,首要事情就是要找東西吃。....有一天,運氣不錯,他挖到六十個海龜蛋!……然後,眼看她的眼神亮起來時,我就會故做可惜的闔起書:「唉!時間到了,要睡覺了。這本書看樣子妳不喜歡,那我們明天換一本好了!」
這時女兒就會改口:「不用啦!媽,我們明天繼續念這本就行了!」
每次她這樣一說,我心裡就會偷笑,因為我知道,我明天可以不用讀啦!保證她放學回來,就會自己把這本書繼續看下去,一直到看完為止。我的「陪讀陷阱」,通常都十分有效,我建議過學生家長回家照做之後,成效也十分讓人滿意。
有一次,我有一個小五學生,媽媽一直煩惱他很不愛閱讀。我第一次提議讓他寒假試讀猶太女孩的真實故事----「安妮的日記」時,他媽媽真的把書買回來了,但是卻對著我頻頻搖頭嘆氣:「沒有用啦!我兒子怎麼可能看這麼多字的書!而且這本書很深耶!」
我向她建議:「妳試著每天抽十分鐘,讀十頁給他聽。或是妳一邊煮飯的時候,讓他讀給妳聽也可以。」
他媽媽很有心,回家真的照做。結果,寒假過完之後,這位媽媽驚喜的對我說:「你知道嗎?真是太神奇了!我讀了大概四、五天之後,有一天我回家,居然發現我兒子在看那本書!而且,後來在寒假中,好幾個下午,他都自己在看,一看看很久喔!看完之後,他還會告訴我那個女孩怎樣怎樣……」最後,寒假還沒過一半,這個孩子已經把整本「安妮的日記」看完了。
為什麼?他媽媽很不解:「為什麼我買的書他都不看,妳推薦的這一本他卻看完了?」我解釋:「因為這本書真的非常好看!只是,剛開始閱讀時需要度過前幾章的『過渡期』!而妳陪伴他度過了,所以他對內文產生好奇,發生了興趣,就會有動力想要看到結局!」
接著,這個孩子又看了好幾本相當「有份量」的小說,最近,他迷上了看水滸傳。而孩子一旦開始愛上閱讀,影響的層面很大。我本來教這個男孩教了很久,他的作文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上課態度也不佳。但是經過去年寒假,他不但作文程度大幅度提升,上課態度明顯好轉,而且也變成了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
不過,「共讀」到這邊,通常還沒完喔!
通常,進行一本書的共讀時,估量孩子看得差不多了,不妨隨口問問他書中的劇情,好確定他究竟看懂了多少。不過,注意問的時候要有點技巧,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考問她。
比方有一次我們在讀「苦兒流浪記」。女兒宣稱她已經整本都看完了,於是我便隨口問她:「喔!妳看完了啊?那猴子死的時候妳有沒有覺得很難過?」
結果她突然一愣:「ㄟ,猴子死了啊?」
我說:「對啊!妳怎麼沒看到?那你有看到狗狗死掉那幕嗎?」她更是一臉愕然:「啊?狗狗也死了啊?」
我笑了笑,原來她為了想要知道結局,所以跳過劇情的大部分,直接從後面開始看起,所以當然中間精彩劇情都沒看到。不過,我雖然拆穿了她的謊言,卻也沒責備她,只說:「啊!那本故事很長,妳可以慢慢看。」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跳躍性」的看書很不理解,甚至會生氣,指責孩子根本就沒有「好好看書」,其實這真的不需要。因為孩子在挑選閱讀題材時,一定會先閱讀他最有興趣的片段,對於冗長的描述、看不太懂得劇情,就會暫時先跳過。尤其是如果該本書的程度比較深,孩子很容易出現這種情形。
但是,同時細心的家長幾乎也會發現,孩子經常會不停的重複看一本書。這時候家長又會生氣了:「幹嘛一直看同一本?浪費時間!」其實,這也是孩子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字學習模式,因為他必須經由不斷重複的閱讀,把書裡的成語、名詞、語彙,銘印在腦海裡,順道不斷的多看上一次閱讀時沒看懂、或是跳過的地方,這就是更深一層的學習。
依我自己的經驗,「格列佛遊記」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大概看了不下四十遍之多。每一次閱讀,體會更多,直到現在,我才能領略到「格列佛遊記」中對於死亡的描述、人類昏昧的比喻,是多麼的諷刺而傳神。
因此,孩子們重複不停的看一本書時,不需要阻止他。跳躍的看一本書時,也不必責罵他。不過,家長有必要介紹孩子更深、更廣的書籍,直到他能夠自行開發新書、學習去尋找新的閱讀領域為止。
有家長問我:「那,究竟要共讀到孩子多大,才可以放他自己去看書,不用再理會他呢?」我的認知是,要「幫忙唸一點」書的時間,至少拉長到十歲左右;但一起「討論」書的年齡,卻可以延長到無限期。
書,是親子之間聊天的一個好題材。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忽然套用一句書裡的台詞,然後彼此會心一笑,因為,這是一個旁人聽不懂的秘密,只屬於我們母女。女兒也會經常興高采烈的跟我聊起某一本書的劇情,或是她的看法,甚至我們可以互相推薦好看的書。
「媽,『貓戰士』真的這麼好看嗎?我看妳最近都在看這本書,好像很好看的樣子!」
「媽!妳一定要看這本『魔法灰姑娘』,實在是太有趣了!」
「媽,妳小時候也很喜歡『小婦人』嗎?」
「媽,這本『嬰兒島』裡面煮的東西,都好好吃的樣子,看得我垂涎三尺!」
書看得多了,女兒不必背誦成語、看成語故事,成語自然用得呱呱叫;書看得多了,自然出口成章、下筆如行雲流水。但是,除此之外,最珍貴的,是我知道我們之間將永遠不缺話題。
小時候,我只要在廁所待五分鐘,就知道我爸最近在看「白話史記」;最近回娘家,廁所裡放的是「儒林外史」。我的父親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仍然保持大量的閱讀,每個星期固定去圖書館翻閱報紙、期刊、借書回來閱讀。
我從小就喜歡和爸爸聊天,因為我跟爸爸聊天,永遠可以有新的收穫-----他腦袋中總有新東西。他從來不喜歡東家長、西家短,也從不翻舊帳、重複嘮叨。他心情好、願意聊天的時候,幽默風趣的言談裡,總有我不知道的東西----因為他閱讀。
我多麼希望,我和女兒也可以這樣。當我老得不能動的時候,都還有新鮮話題可聊----只要我們持續保持閱讀。
Q&A
Q:那請問一下,您建議是直接讀原著作,還是讀改編過的兒童版本好呢?謝謝!
A:我覺得要看孩子的年紀。有些書原作用詞不深,中高年級的孩子就可以直接讀原文翻譯,但有些文字較深或表現形式比較成人,那麼就需要先讀改寫的少年版本。家長可以多參考幾本譯作,比方說同樣是世界名著,企鵝出版社和東方出版社的譯作深度就有差異。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書的厚薄,通常比較厚的、字比較小的,表示譯作比較貼近原作,字少、插圖多、版本薄的,就比較簡略。因此,中高年級可以選讀前者,低年級可以選讀後者。
Q:可以請安儀推薦適合小三閱讀的書單嗎? 謝謝!
A:我現在給三年級女兒讀的有:「東方」的世界少年文學精選「小魯」的紐伯瑞金獎系列的少年小說「台灣東方」的跨世紀小說精選(她昨天剛看完「十三歲新娘」,是一本描述印度小女孩的故事。)「格林」琦君的系列散文(桂花雨、玳瑁髮夾....)她在學校自己借的有「天方夜譚」、「神奇樹屋」等等。 孩子自己選書會比較淺一點,大人給她讀的書不妨深一點點、好看一些,通常可以讓她願意閱讀。
Q:很感謝你的分享, 親子共讀真的感覺很好, 我的女兒快四歲,我們通常在睡前會有一個說故事時間,我覺得透過讀書真的會有一種母女親密的感覺, 但是要克服的是, 媽媽上了一天的班,睡前讀一篇短故事, 我女兒覺得太短,讀太長,媽媽撐不住,兩難;有時我會偷懶, 請她唸給我聽,雖然說的天馬行空,但是還是滿有趣的
A:睡前有時候真的好累,讀一下就會想睡覺,其實我覺得早上讀也不錯,我自己是有空就會講故事,也不一定在睡前啦!
Q:如何寫讀書心得呢?我兒子小四,現在也在看貓戰士之類的小說,可是我發現每每他們要交讀書心得時,他都不太會寫小說的讀書心得咧!而都是寫繪本的心得,這時我要如何引導呢?謝謝!
A:「讀書心得」報告我通常會建議學生朝幾個方向去想:
一、喜不喜歡這本書?為什麼?(通常是喜歡,不然不會拿來寫心得報告啦!)
二、最(不)喜歡那(幾)個角色?為什麼?
三、最喜歡故事劇情的那個段落?為什麼?
四、妳對這本書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如果照你的意思修改,妳會把它改成什麼樣子?(或是你注意到他有沒有特殊的寫作技巧、佳句、或是繪圖技巧?)
五、這本書讓你聯想到什麼事?什麼朋友?或是生活中的哪一段親身經歷?
六、這本書讓你體會到什麼樣的道理?(或是你覺得它是在述說什麼樣的道理?)你覺得妳贊同嗎?
通常每一本書幾乎都可以套用這六點來寫心得報告,而且就可以寫出一篇還不錯的心得。
Q:我家哥哥國二,每天晚上都要和大班的弟弟一起聽故事,他不喜歡自己看書,請他唸給弟弟聽,他也不願意,今年暑假他有看完"天作不合"和"水滸傳",這樣他的閱讀也會進步嗎?
A:如果是大班弟弟和國二的哥哥,我會覺得共讀的時間應該要分開。我在家給姊姊唸書的時間不多,因為她大部分時間自己看,週末才是我讀。 但如果一起念,會先念姊姊的;再念弟弟的,兩個人程度不同,所以讀得內容也不同。「天作不合」我覺得對國二生來說有點淺,上次我看到寫這本讀書報告的小朋友是國小五年級的孩子。「水滸」要看改寫的版本。不過一個暑假只有看這兩本書真的不太夠喔!
Q:安儀姐,謝謝您總不吝分享您的所知所學,愛益很多多啦~~ 我的女兒跟您的一樣是小三,總是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做事慢吞吞...連每天的功課都要花至少2-3小時才完成,以致於其它的任何事都無法去做,覺得又氣又可惜~但不管鼓勵或責罵都效果不彰,讓我挫折感好大,也影響母女的感情~~是這年紀的孩子,凡事都需要一直催才會去做嗎,這樣子會不會將來都無法自動自發,像有人說:小孩寫功課,家長不要一直去盯,這樣才不會長大後,也不懂得自動去念書....其它的媽媽都一直在說:對小孩要放手,不要去管他的事,但我以為,在他未成熟時,真的任何事都放手,這樣她怎會有一個標準依據,況且這年紀就任由她-功課不必太好,生活習慣要自動養成,凡事要學會自動自發...這樣會不會太難了啊~眾說紛云,到底該如何?? 所以,發現他的專注力似乎很差,也考慮是否需要去看醫生,聽說有一種復健科會引導或利用一些方式,提升專注力,但又很怕自己太小題大作了.... 另外,現在是要大量閱讀而非精讀哦?但大量閱讀,發現一大本的書,孩子一下就看完了,應該沒細細咀嚼文章中的文字,這樣子是看了不少書,但真的有效果,還是能對她有進步嗎,其實自從看了安儀姐的分享,我們也慢慢的開始看橋樑書了,對於繪本已無法激起他的興趣,但有時跟他討論其中的一些詞句,她似乎仍不完全了解意思,這樣有需要一直解釋嗎,還是要讓她從前文後語中,自行大概了解意思就可以了呢? 那您的女兒看完一本書後,您都會讓她分享其中的優美句子或寫下心得嗎? 謝謝,叨叨的說了一堆,麻煩您了~~
A:一、如果孩子做功課比較不專心,我建議媽媽還是可以坐在旁邊。妳不妨在旁邊也看你的書,像我是常常坐在孩子旁邊改我的作文,一面陪她做功課,但不用盯著她。等到全部寫完再一起訂正。但如果集中精神的狀況真的很差,學校老師也有反映,那就需要帶去評估鑑定。
二、不懂的意思,鼓勵孩子問。但此時的閱讀,學校已經重在「精」,所我覺得平時應當重在「量」,他讓自己從上下文去猜意思,多看幾次就懂了,也就會模擬著使用,所以不需要強迫他完全瞭解。
三、不需要。我跟女兒最多的對話就是:「這本好不好看?」如果她說:「媽,超級好看!」我就會問一下她內容講些什麼?通常就這樣而已。閱讀不必太功利,找到樂趣最重要。
Q:安儀請問一下,妳在讀書給小孩聽時,都是照字讀嗎?還是會用自己的話加以解釋?我小孩現在一歲半,雖然有一些繪本上都會有故事情節,但是我總覺得小孩子不懂那些用詞,所以都是我自己看圖說故事講給小孩聽,這樣可以嗎?還是我也應該要唸上面的文字?
A:都有耶。要看文字的深淺和孩子的年紀。 通常如果我念了,他「完全」聽不懂的話,那就表示太深了,我就會用我的話解釋。但是如果只是少部分不懂,我就不會解釋,按照原作念。因為孩子會學習書中的語言與詞彙,他不懂的地方會問,那時我才解釋。 「一歲半」恐怕還需要用媽媽語言比較能夠懂,因為他還不太會講話。不過到了兩歲半、三歲,就可以完全照書上文字念了,我女兒三歲半時可以把一本繪本從頭背到尾,因為我應她的要求,最高紀錄一個晚上念了同一本書念了七遍!她非常喜歡那本繪本,因此背得滾瓜爛熟!
Q:安儀小姐您好:我的小孩現在1歲3個月,在不懂說書方法時覺得兒子對文字書沒興趣,也坐不住,通常抱起來只有幾秒鐘他就溜走了,後來發現他對台灣麥克有一本「消防紅寶」立體書有較高專注,後來就陸陸續都買立體書或立體有聲書,不過弟弟沒耐心聽我講,都自已翻前翻後,是有較高專注力,但我擔心他只對有聲音或立體效果的書籍有興趣,對有文字講解的書沒興趣,而且我唸給他看時沒有一個字一個字指耶!因為弟弟早產,怕讓他的眼睛太吃力,安儀姐:想請教您,我是否該強迫他多看有文字的書呢?還是妳有其他建議呢?謝謝
A:還小啦!此階段就是指著書上東西告訴他「車車」、「紅色車車」之類的,就很不錯啦!「立體書」、「驚奇書」此階段孩子都很喜歡,別太操心,多花點時間陪孩子,就是最好的方法囉!
Q:小時候知識水準不足的父母沒有陪我共讀,幸運地,小一時聽"西遊記"故事錄音帶好奇劇情發展發現"讀書"比較快~進而發現自己讀,文字的想像空間更廣大,因此愛上閱讀......而今我有能力和時間陪兒子共讀,9個月的他就發現讀書樂了,期待我們共讀可以持續發展至他高中時~
A:呵呵,對啊!我們小時候,像我爸爸這樣做的父母真的不多,我很幸運。不過說實在,爸爸一度很氣我愛看小說,殊不知這是他自己造成的咧!哈哈!
Q:謝謝安儀!!~真是當頭的一棒~!!我會試試看的~希望孩子也能在書中發掘到樂趣....我也該像令尊一樣多閱讀....小時候愛閱讀的我~竟也隨著年紀愈大~婚後鎖事煩忙而忘了多久沒有好好看一本書了.....
A:是啊!我的習慣是包包裡隨時帶著一本書,依碰到無聊的時間就拿起來看,因此比方等車、等通告、等....的時候,我就不會無聊。現在我也常為女兒在包包準備一本書,比方陪弟弟去上課、她下課等我接她等的空閒時間,我就會塞給她,讓她不會無聊。
Q:非常謝謝您的分享,又增加了讀書給孩子聽的動力‧不過可否麻煩您提供一些經典的、 不讀可惜的書單,及一些科學方面的書籍?
A:妳是說大人的嗎?我自己很喜歡「遠流」以前的那一套世界文學名著,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全部看完。但真的很棒! 科學類的書我比較不熟,不過以前時報、商周出的像是「自私的基因」、「別鬧了費曼先生」、「玉米田裡的先知」都是科學家、數學家的故事,還有一本「裸猿」也是介於文學與動物學方面的書,蠻好看的。
Q:我舉雙手雙腳外加如搗蒜的點頭贊成,因為目前我也是如此的作法,陪著小四的女兒(老大)共讀,一方面是因為身為三朵花的媽媽分配給老大的時間有限,可以利用共讀唸故事書的時間陪伴她,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她比較不感興趣的書籍,在共讀時引導她慢慢認識各種領域的書刊.
A:對啊!我也是這樣做的。不過有時候真的很忙,所以能共讀的時間不多,很多時候只是幫她借適當的書在介紹給她。不過她現在閱讀習慣已經非常好,我只要拿書給她,她就都可以專心一致看完再跟我討論。
Q:首先謝謝安儀無私的分享.我女兒小五,老師規定一週要寫一篇作文,開學那麼久了,每週到了寫作文的時刻,我總是會動怒,女兒總是說不會寫,因此每次都是我一句一句的念給她寫,不然就是要上網找些文章給她模擬,有時模擬,她也寫不出來,我也曾試過,不幫她,但她可以坐在書桌前2個小時,寫不出半句.也讓她去學作文1年了,好像也沒什麼進展.看她在作文班寫的作文,也是亂七八糟,寫沒幾行.念起來也不通順.我住桃園,不然真想帶去給安儀調敎調敎.至於安儀寫的這篇,我受益很多,希望用在我女兒身上還來得及補救.
A:慢慢來,有些孩子開竅比較遲,給她一些引導,不要急。不過陪伴真的是很有用的,多試幾次吧!
Q:請教安儀,我的小孩現在兩歲半,還不識字,每次我要陪他唸書給他聽時,他就自己一直翻,完全沒有耐性聽我唸給他聽,也不願意讓我照著圖片跟他說故事,老是自己一直翻來翻去,要不然就翻到最後一頁說看完了,好苦惱~~該怎麼辦呢?
A:那就試著不要拿故事書時說故事囉!一起躺在床上,說個三隻小豬、七隻小羊...好聽的故事吧! 現在很多繪本雖然圖畫很精美,其實沒有什麼劇情,兩歲多的孩子專注力有限,聽不下去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為兩歲半的孩子選繪本,字不用太多,簡簡單單的最好,因為故事太長的,等妳一頁唸完,他早就走掉了!
Q:我女兒現在小二,每次都要我講故事,不太願意自己看,因為她說我講的比較精彩,幫她借的橋樑書也都在不是很情願下自己看完的,這是她沒有想像力還是怎樣,或是懶得自己看?還是說我以後不要講的太精彩。
A:這就是我說的,聽力比閱讀力發展快的緣故。所以,媽媽需要帶領他,你可以先念一段,換她念一段,交替著念;或是你念給她聽一半,隔天換她自己看一半。其實好看的書,有時候媽媽念一半,孩子會想要自己看下去,所以你要選夠精彩的書,可以吸引住他。
Q:您好,從小到大,我是不愛看課外讀物的,這讓我很懊惱,目前想讓孩子從小培養讀書習慣,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有了您這篇共讀,我也想和小孩一起培養,但是,選書就成了我的困擾,因為我不知道要選or介紹哪本書給小孩,您說的那些書對我而言,都沒聽過,而且都覺得看了會想睡,我怎麼學習?怎麼和孩子共讀?(小孩目前6個月)
A:六個月大的孩子,還小,當然不適合我上面說的那些書。你可以選一些圖畫書,像啟思文化有一套「驚奇書」,很便宜,硬殼的,沒有幾個字,翻出來會有立體圖跳出來,一、兩歲的孩子會很喜歡。
Q:對了,"讀"書是怎麼讀?照著書唸嗎?需要語調配合嗎?那麼小小孩看故事書時,要一起看圖片,唸給他聽?還是用唸的就好?如果不耐煩了,是不是要停下來?
A:小寶寶你可以拿一些廣告紙、雜誌,指一些圖片給她看,或是短的手指謠、詩歌,唱唱唸唸,都是一種共讀喔!不用太拘泥,等到寶寶聽得懂文字,再讀故事就可以了。
Q:安儀的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對我有如當頭棒喝,讓我突地開竅為何小四的女兒都不愛讀我為她準備的書(她老嫌它們又厚又小字又没圖..要看好久..),今天我用妳的方法唸了一本”隨身聽小孩”的書約20多頁給她聽,然後故作粉累的要休息和洗澡,没料到她竟等不及的一口看完大半本的書,還很融入劇情的和我分享...安儀,妳這招真是太妙了!太棒了!
A:是啊!很多試過這麼做的學生家長,都說「有效」!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吸引力」。選一本劇情精彩、好看的書,念一半,作用就很像一個好看的連續劇看了一半一樣,會令人想要知道結果,被吸引住,所以他就會自己去看完。 這樣做了幾次,孩子就會瞭解,很多好看的書是需要花一點耐心去閱讀的。於是,經過幾次「練習」之後,他就會學到閱讀的樂趣,進而不再害怕看起來「很厚」的書。 而且經過練習之後,他認得的字越來越多,閱讀速度越來越快,閱讀也就變得越來越容易!這時,她的閱讀功力就自然而然的進步了!他也就有興趣去讀更多、更難的書。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相反的,如果孩子不曾有過這種「良性的」閱讀經驗,那麼他就無法要得到「良性的」樂趣,於是他就會遠離閱讀。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而已!
Q:那請問小四.五之孩子,應該可以開始讀"尼采"或"論語"或"孟子"????
A:可能還是太深,除非翻譯本可以改寫得很有趣,像林語堂有一本「論孔子的幽默」,我高中的時候讀了一部份,就覺得還蠻有趣的,不過也是挑章節看,沒有整本看完。哲學類的書直到現在看得不多,不是很喜歡,我想是跟各人的喜好有關囉!
Q:謝謝分享建議,小女目前3.7y,之前跟家姐提到唸故事書給她聽的狀況...家姐說看每個孩子的情況,她女兒到了國中也是喜歡媽媽陪她看書或唸書給她聽... 那時我一聽到~~哇!太可怕了!結果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我會更加用心的.有時自己懶惰了,又看看妳的文章建議,有很大的幫助吔!謝謝!
A:其實以我家來說,爸爸陪我閱讀的同時,他自己也閱讀,所以並不覺得是苦差事,因為他也很喜歡看童書、小說。 我也是一樣,通常我選讀的內容,很多也是我沒看過的,或是我很喜歡的,所以讀起來並不覺得厭煩。(通常是給我兒子讀比較厭煩,因為我不喜歡看圖鑑,但我兒子喜歡看圖鑑,我就讀得很想睡覺....)
Q:讚!很棒的文章。我覺得在唸書給我兒子聽以前,我可以先唸書給我老公聽。我常在誠品看到很多媽媽唸小孩說:怎麼看這本?這本不是看過了嗎?這本不好看啦要看這本...囉唆死了.
A:我有時候也是會這樣說啦,但是主要是希望推薦一些我覺得適合她的書給她。比方今天我們出門,她帶了一本看過很多遍的「巧克力工廠」,我硬是多給她帶了一本「聊齋誌異」譯本,她萬般不情願的放進包包。結果回來時她跟我說:「媽!你給我的那本書好好看喔!好多女鬼、噁心的故事!」 通常我建議的書都非常投我女兒所好,幾乎「好看率」是百發百中!
Q:從小我就也很愛閱讀我想應該就如同安儀所說的,是我母親讓我不知不覺培養了愛看書的好習慣那時候的書不多我看的書大多是兒童版本的各國童話、民俗故事類的等上國中後便開始愛看偵探、愛情、武俠小說,甚至連紅樓夢、西廂記等文言文也看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家長要有耐心吧 :)
A:嗯,爸爸媽媽的習慣確實是會影響孩子。雖然人有天生的基因,不過有些後天的幫忙還是對培養興趣很有關聯的。
Q: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忽然套用一句書裡的台詞,然後彼此會心一笑,因為,這是一個旁人聽不懂的秘密,只屬於我們母女。" 雖然我女兒才大班,沒有作文這項功課,而她識的字也不多,但是,看到安儀寫這段文字時,突然想起,對!這就是我覺得,唸了五年故事書,最大的樂趣--只有我知道女兒講的是那一本故事書裏的那一段話,別人都不知道!那份尊榮,好~爽~!!!
A:對啊,我跟女兒小時候都很喜歡一本繪本叫做「蚯蚓的日記」,我每次只要一說:「誰是我的髒寶貝啊!」我女兒就會大笑。 人家不知道我們在笑什麼,只有我們知道。前兩天兒子從幼稚園也借了這本書回來,不過我們讀到這一句他就不會笑,反而是讀到蜘蛛那段他笑得很開心。所以每個寶貝的通關密語不同,也是不同的樂趣喔!
Q:記得我家有一套「親子說故事」是48捲故事錄音帶+兩本有點厚的純文字故事書+數冊彩色單幅圖片故事本,有四個主題。沒事就放錄音帶,然後爸爸會跟我聊聽到的故事,給我正向的回應,像是:你故事說的好棒!之後就會自己去聽,再跟爸爸媽媽分享,甚至拉鄰居一起聽故事^.^。我媽說我幼稚園就跟阿公一起看聯合報,但只看家庭藝文版跟娛樂版,嫌兒童日報太幼稚不好看,訂了都不看=.="。上小學就常跑圖書館看書,這對寫作真的很有幫助,作文被稱讚(正增強)→多閱讀→詞彙增加...,是正向的循環。家裡提供一個環境,一起聽故事,分享內容,鼓勵多看故事書,然後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現在書櫃上還有五本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等我看,常常是還一本書又借一本回來*.*,太愛看書也是一種麻煩呀(笑)
A:是啊。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是覺得爸媽講還是比錄音帶好啦,比較有互動和回應,我家的故事錄音帶是放在車上,長途車程的時候使用的,不過聽了兩遍之後,孩子還想再聽,但抓狂的是我!我不喜歡聽那些大人裝小孩的聲音啦!超噁的。 我小時候家裡有三份報,我也很喜歡看「大人報」。不過,現在我家沒訂報了,因為現在閱讀的書籍太多,我想等孩子大一點再來教她上網看新聞。
Q:好棒的文章,受益很多,想請問安儀,我的孩子一年級,也是從小陪讀至今,可是他不愛自己看書,只要我念,他已經會自己拼音 了,可是他就是不願意自己看書,很依賴我念給她聽,妳可以開一些適合一年級小朋的書單給我參考嗎?可以吸引他自己看的書單,因到他現在還是只看圖多於字的繪本,甚至看國語週刊也只看漫畫的部份不看文字多的部份,讓我很困擾,謝謝妳~ 可以看的書很多,很難一一寫出來。這是我在留言版裡答覆讀者的問題,我把它貼過來給大家參考:
A:一年級開始學會拼音,及部分國字,就可以從繪本開始閱讀了。我給孩子引導的閱讀的順序是這樣:
大班以下:父母讀
一上:自己讀繪本(圖多、字少)媽媽讀的繪本(字多、圖少)
一下:字比較多的繪本(比較有劇情的繪本)
二上:橋樑書、童話故事二下:童話、民間故事、少插圖的文字故事書
三上:少年小說、名著改寫、寫給兒童看的散文
三下:少年小說、名著改寫、文言譯本、報紙副刊(家庭版)
四、五年級:長篇小說、深度青少年小說、名家散文
六年級、以上:(除暴力色情外)不限內容
Q:觀看安儀小姐的文章真的讓我受益良多今天看了這篇才讓我驚覺和了解到原來我的想法和觀念也是錯誤的一直以為孩子上了小一開始之後認得很多字也會拼音應該就是放手讓她自己學習閱讀故事書的時候但女兒卻是一付興趣缺缺的模樣讓我傷透腦筋卻是因為這樣而磨損了最寶貴的親子時間看來我得好好向您學習作個全識陪讀的好媽媽囉
A:不要緊,現在還來得及,培養閱讀的習慣永遠都不嫌遲。 其實很多媽媽都不知道,閱讀習慣的關鍵在於「識字後」。那是因為,以前的社會大家受教育不高,老人家那一代就沒有閱讀的習慣,所以沒有人引導我們。很多狀況下,孩子都是風吹長大,有讀書機會的就愛讀書,沒有的也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愛讀書。 像我先生家,我先生愛讀書,小姑就不愛讀書,因為爸、媽不懂引導,因此小姑就一直很吃虧,很多道理他因為不愛看書,所以無法接受新知。 而我很幸運,有一個愛閱讀的爸爸,因此我們家三個小孩都愛閱讀,知識帶給我們很大的快樂。因此,我知道引導的重要,分享給大家,這無關乎是不是一個好媽媽,只是一個經驗的傳遞。 希望大家都受惠!
- Oct 30 Fri 2009 09:56
識字以後更要親子共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