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
1967年生於紐約長島。普林斯頓大學創意寫作學士,哈佛教育碩士。
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並在四十餘個國家發行銷售,繁體中文版有:《姊姊的守護者》、《事發的19分鐘》、《第十層地獄》、《換心》、《死亡約定》、《小心輕放》、《當愛遠行》、《完全真相》、《失去的幸福時光》、《家規》(依臺灣商務出版時間排列)。皮考特眾多著作中的《死亡約定》、《完全真相》已被改編成電視電影集,暢銷著作《姊姊的守護者》並翻拍成電影於全球上映。
其在2003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之列,多部作品皆一出版便盤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數週之久,第十八本作品《Sing You Home》於2011年3月出版。
目前皮考特和丈夫及三個子女住在新罕布夏州。個人網站:www.jodipicoult.com。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r
出版日期 :2006/12/01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對「愛」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以細膩的筆法,精妙的細節,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電影上映日期:2009/08/14
演員:【頭彩冤家】卡麥蓉迪亞、【神鬼無間】亞歷鮑德溫、【小太陽的願望】艾碧貝絲琳、【購物狂的異想世界】瓊安庫薩克、【震撼效應】傑森派屈克、【來自硫磺島的信】尹凡艾林森
事發的十九分鐘
Nineteen Minutes
出版日期2008/01/01
每個人都說我毀了他們的人生,可是當我的人生被毀的時候好像沒有人關心。
「希特勒的母親是個可怕的人嗎?」一個心碎母親最絕望的疑問。誰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進哈佛,任何一對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小孩完美無瑕,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小孩有天拿槍在校園裡對人群瘋狂掃射,更沒有人盼望只能隔著監獄圍欄含淚問小孩過得好不好,但所有不願面對的一切,都在短短的十九分鐘裡一一湧現。
斯特靈是新罕布夏州的一個平凡小鎮,從未發生過什麼大事,直到有一天,一項驚人的暴力行為粉碎了小鎮的平靜自滿,一場十九分鐘的槍擊案,改變這個樸實小鎮所有人的人生。長年在學校飽受同學欺凌的高中生彼得,選擇在2007年3月6日這天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在校園中射殺他所遇見的所有老師、同學,他要用自己的雙手將多年來的仇恨一次解決:十九分鐘,你可以復仇。
究竟是有多深沉的怨懟,讓一個平凡無比的年輕人血洗校園,殘暴的雙手不僅砸毀自己的人生,也粉碎所有人的未來藍圖?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將天使般的嬰孩養成如此冷血殘酷的殺人兇手?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茱迪.皮考特以其特有的細膩筆法以及敘事角度,剖析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障礙及扭曲的價值觀,文中不僅探討現存的親子關係及校園暴力問題,也點出人性深層的虛偽與悲哀。作者毫不留情地撕裂世俗的完美面具,揭露底層隱含的醜陋瘡疤,警醒世人謊言構築的世界終將崩毀。
家規
House Rules
出版日期:2011/07/10
繼《姊姊的守護者》橫掃各大排行榜冠軍寶座後
全球暢銷作家茱迪.皮考特再度淋漓刻畫手足深情
不是只有姊妹才會彼此守護,
兄弟的情義也值得用生命去捍衛。
為了保護弟弟,為了照顧哥哥,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守護彼此,卻捲入一樁幾乎拆散整個家庭的謀殺指控。
我的大兒子雅各是個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少年,他無法讀懂社交暗示,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無法跟別人溝通,雖然他看起來完全是個正常的年輕人,而且還一副聰明樣,但對他來說,若固定生活模式被打斷,就會極度恐慌。那種感覺,就像忽然被逼著從四百多公尺高的大樓往下跳。他會在超市忽然放聲尖叫,這種高亢尖銳的音調就是我的生命配樂;他會胡闖亂竄,在我靠近時對我拳打腳踢。如果你成了眾人注目焦點,如果你必須把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兒子摔在地上,以全身力氣壓住他,好讓他冷靜,那麼,就算只有三十秒,也像一輩子般漫長。
當四周聚集大批觀眾,那混合著恐懼與憐憫的好奇眼神就像緊咬住我們腳跟的狗,一路尾隨不放。我知道如何應付別人變態的好奇心,但承受不住他們那種仁慈憐憫的眼神。我對雅各的最大希望就是這種事不會再發生,而我最大的恐懼就是這種事會不斷發生,但我無法永遠守在他身邊,我必須立下家規,讓他與弟弟相互守護。
雅各.杭特患有亞斯伯格症,就跟許多亞斯伯格症的孩子一樣,雅各也非常專注於某些事物,對他來說,他目前著迷的是鑑識分析。他經常出現在犯罪現場,這全拜他房間那臺警用頻道收音機之賜。到了犯罪現場,他還會告訴警方他們該怎麼做……而且經常被他說對了。他所居住的小鎮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不同的是,這次警方偵訊的對象是雅各。亞斯伯格症的所有典型行為──不跟人眼神接觸、自我刺激性的重複抽搐和扭動、漠然的情感表現──在執法人員看來,非常像犯罪後的心虛舉止。原本只想融入社會的雅各和家人忽然身處鎂光燈下。對他的母親艾瑪而言,這樁謀殺殘忍地提醒她,她的家庭一直飽受社會不寬容的對待與誤解的威脅。對他的弟弟西奧來說,他再次證實,因為雅各之故,在這個家,什麼都不正常。這個小家庭就這麼被一個磨心灼靈的問題給糾纏折磨:到底雅各有沒有殺人?
■杭特家規
1. 自己搞出來的髒亂要自己清理。
2. 永遠說實話。
3. 一天刷兩次牙。
4. 上學不遲到。
5. 兄弟相互照顧,因為我們只有對方這個手足。
魔鬼遊戲
Perfect Match
出版日:2011/12/1
在這麼多魔鬼的國度裡,
要伸張正義,就得化身成魔鬼,
進行這一場超越法律、人性對決的遊戲……
好母親的定義是什麼?
為了愛與正義,你願意做到什麼程度?
在整場反擊魔鬼的遊戲中,我一直想著:如果可以就此免除兒子的疼痛,我樂意打斷我的手臂、打碎我的心。
妮娜是個對事業充滿進取心的檢察官,起訴兒童性侵犯是她的每日例行工作。然而,在漏洞百出的司法制度下,她見過許多性侵犯無罪開釋、逍遙法外,徒留下心靈受創的孩童及父母暗自哭泣。她總以為看過所有悲劇、聽過眾多心碎故事後,自己對這些不幸已經免疫,卻在得知五歲大的獨子納坦尼遭性侵後,妮娜的世界完全崩潰。
她熟知在軟弱司法體制內,要將性侵犯定罪的機會十分渺茫,受到嚴重驚嚇的納坦尼不僅出現畏縮、尿床的現象,甚至失去了語言能力,他不僅無法在法庭上說出真相,更無力讓法庭採信一個五歲孩童的證詞。就在一念之間,憤怒又徬徨的妮娜對真理和定罪的判斷有了極大的轉變,貿然決定不計一切代價與犧牲,透過自己的雙手為兒子爭回正義。
她要親手殺了那個讓納坦尼如此痛苦的人渣。
註:
2012/07/19 新增 家規
2015/02/28 新增 事發的十九分鐘
2015/10/04 新增 魔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