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月河
出版社:巴比倫出版社

作者簡介
二月河

本名淩解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漢族,1945年9月生於山西昔陽,1967年高中畢業,但他在小學、初中、高中各留一級。從小學到初中,1968年3月參軍,196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部隊轉業至河南南陽,曾任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參加中共十五大與十六大。2011年6月27日,出任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二月河主要從事歷史小說的創作,著名的代表作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曲,其中《雍正皇帝》被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的第100位。這三部小說先後被改編成電視劇,收視率比較高。 

另外二月河還出版了隨筆、散文集《二月河語》,短篇小說集《匣劍帷燈》。
 
筆名「二月河」,按照其本人的說法,特指奔騰不息的二月黃河。


乾隆皇帝 - 風華初露 (上) (下)

出版日期:1994/02/01

滿清雍正皇帝死於非命,乾隆即位。乾隆時年二十五歲,風華正茂。他胸懷大志,一心想效法祖父康熙皇帝開創滿清盛世。

他推行「以寬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嚴弊政,糾正雍正欽定錯案;整頓吏治,連懲幾位貪贓大臣。

乾隆瀟灑飄逸,風流倜儻,是一位多情的帝王。為和皇后富察氏的弟媳棠兒私通,他把棠兒的丈夫傅恆調離京師。後來發現傅恆的治國才能,仍對傅恆委以重任。

由於朝中一直有雍正以非法手段奪得皇位的傳言,使得乾隆的地位受到挑戰。理親王弘晰等人密謀恢復「八王議政」舊制,試圖架空乾隆。最後終於在乾隆霹靂處置之下,化險為夷。

本書是作者二月河繼(康熙大帝)之後,又一力作,內容起伏跌宕,妙趣橫生。對於當時歷史上幾位文化名人紀曉嵐、曹雪芹等,也有栩栩如生的描寫。  
 
 
乾隆皇帝 - 夕照空山 (上) (下)

出版日期:1995/01/01

清朝歷經康熙、雍正兩位皇帝的努力,至乾隆皇帝時,天下富足已是盛唐以來前所未有。但百姓之間貧富不均的情形也日益惡化,社會風氣糜爛,就是朝廷官員,也不免流連風月,縱情聲色。

而在民間,仍有一枝花等匪眾,在各地流竄,官府禁不勝禁;在西南又有大小金川的叛亂,乾隆屢次加兵,仍無法平亂。

乾隆先前和皇后的弟媳棠兒私通,在棠兒為他生下一子之後,因棠兒丈夫傅恆為朝廷重臣,兩人的關係若有似無。

皇后富察氏的身體贏弱,常使乾隆憂心,而她僅存的兒子又因天花死去,使得乾隆放棄了立嫡子為太子的想法。

乾隆一直以康熙的豐功偉績為其努力的目標,因此他想蒐盡天下善本書,編輯(四庫全書),又想開彊闢土,在文治武功上和康熙比肩。(夕照空山)一書描寫正當盛年的乾隆孜孜不倦的戮力於朝政。

 
乾隆皇帝 - 日落長河 (上) (下)

出版日期:1996/03/01

描寫的是乾隆中期,滿清帝國的萬般風貌。

在國家大政方面,此時清朝國力已達巔峰,民生富足,四海昇平,可說是開國以來最強盛的時期,在中國歷史上,也可比漢唐盛世。

但大小金川之役長年累月未能獲勝,始終是乾隆心頭一大隱憂。主帥訥親軍事失利之後,又欺瞞乾隆真相,更使他為之震怒。

另一方面,由於國家承平日久,官吏大都懈怠,貪污之風復熾。最後就連遺為皇親,乾隆依為股肱之臣的高恆也涉及貪贓。事發之後,使得一直「以寬為政」的乾隆,憤懣不已。

也由於國庫充盈,乾隆生活逐漸驕奢。他大造宮殿,增建了圓明園等新苑,但後宮日益龐大之後,皇后又體弱多病,無力管束,不免生出許多穢聞,甚至發生了有人欲謀害皇子的事件。而乾隆和一枝花易瑛一段有似無的情愫,在易瑛命喪觀楓樓之後,也令乾隆十分惆悵。

極盛之際的滿清帝國,就像一粒熟透了的蘋果,外表艷麗,但內裡已經腐敗生蟲。乾隆並非不知道這點,他也憂心忡忡,時時警惕自己。但國土廣大,國事龐雜,以一人之力駕御天下,終覺力不從心。

雖然這是專制帝王無可奈何的宿命,但乾隆不免有日落長河的感慨。

 
乾隆皇帝 - 天步艱難 (上) (下)

出版日期:1997/10/20

描寫乾隆皇帝離開北京城,到江南巡視之際,所發生的諸多事件。

大小金川之役,一直是乾隆的心腹大患。歷經十餘年,損失十萬軍士,三位極品大臣失事誅戮,都未能平定,使乾隆憂心不已,只得命令最得力的首輔大臣傅恆親自征討。

金川首領莎羅奔為向乾隆表白並無反叛之意,派出妻子朵雲到江南,在桃花菴終於見到了乾隆,向他訴說金川人不得已的苦衷。

乾隆考慮到新彊回部局勢不穩,為免朝廷將來兩面作戰,決定讓莎羅奔求和。

但傅恆以發兵數十萬,不能草草收兵為由,仍下令進兵刮耳崖,使戰火復熾……

原本體弱多病的皇后,在江南行宮偶然間聽到,宮中有人謀害皇子之事,驚嚇之餘,一命歸天。乾隆對於有數十年恩情的皇后逝世,哀傷不已。

歷經人生起伏的乾隆漸漸有了懈怠之心,對於吏治,他原想好好整頓,但官場風氣敗壞非一朝一夕形成,想用霹靂手段,又恐牽扯過多、天下震動,再加上數位得力大臣一一老死,唯一的親弟弟弘晝又抱定了當個「荒唐王爺」的宗旨,凡此種種,皆使乾隆身心疲憊。

身繫滿清帝國禍福的乾隆,無可避免的看到了滿清從極盛走向衰敗的徵兆。 
 
 
乾隆皇帝 - 雲暗鳳闕 (上) (下)

出版日期:1999/11/25

《雲暗鳳闕》一書,描寫乾隆皇帝雖然想要勵精圖治,再造清朝盛世,無奈大清開國已百餘年,諸種危機一一現。

後宮穢亂,貪官污吏橫行,使得乾隆內外交困。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的大臣傅恆雖然身染沉可,仍然戒慎恐懼、忠心耿耿,令乾隆感動不已。

然而另一方面,奸臣和珅卻以巧言令色,取得乾隆的信任。他先管崇文門關稅,又管圓明園的建造,經手大筆的公帑,從中取得利,他善於籠絡人心,使得宮裡宮外,人口交讚,因此步步晉升。

此時內地有教民起事,西域有霍集占作亂,乾隆面對此一局面,絲毫不敢大意,他讓十五阿哥顒琰出紫禁城歷練,又重用阿桂、劉墉等人,希望力挽狂瀾,開創新局。

《雲暗鳳闕》一書,描寫了小人難防,奸臣善於散財收買人心,口碑雖佳,但其實無益於國家人民。當政者一時不察,就有可能為其所蒙蔽,鑄下無可挽回的大禍。  
 
 
乾隆皇帝 - 秋聲紫苑 (上) (下)

出版日期:1999/11/25

《秋聲紫苑》一書,為《乾隆皇帝》長篇小說之完結篇。

乾隆末年,大清盛世逐漸落幕。一方面各種邪教煽惑民心,各地民變四起,大有分崩離析之勢,乾隆只好派出傅恆之子福康安四處彈壓。先平山東,再戰大小金川,又到台灣敉平林爽文之變。海蘭察等人則平定了新疆霍集占之亂。

然而乾隆年事漸高,不免昏聘,他聽信佞臣之言,罷黜紀昀、李侍僥等人,又對奸臣和珅言聽計從,使得官場更加污濁不堪。 後宮生活,乾隆一樣不能如意,他查知皇后那拉氏不貞,卻又不能廢后,令他憤恨不已。

乾隆曾經立誓,在位時間絕不超過其祖父康熙的六十一年。但隨著時間逼近,卻逐漸有了戀棧之心,不想將玉璽交給太子鄅琰。一干忠臣,為此煞費心。

《秋聲紫苑》一書,描寫了年輕時精明幹練的一代英主,到了晚年,亦不免漸失天聰,做了許多失德之事;令人感嘆,慎始慎終何其難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ly99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