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月河
出版社:巴比倫出版社
作者簡介
二月河
本名淩解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漢族,1945年9月生於山西昔陽,1967年高中畢業,但他在小學、初中、高中各留一級。從小學到初中,1968年3月參軍,196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部隊轉業至河南南陽,曾任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參加中共十五大與十六大。2011年6月27日,出任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二月河主要從事歷史小說的創作,著名的代表作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曲,其中《雍正皇帝》被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的第100位。這三部小說先後被改編成電視劇,收視率比較高。
另外二月河還出版了隨筆、散文集《二月河語》,短篇小說集《匣劍帷燈》。
筆名「二月河」,按照其本人的說法,特指奔騰不息的二月黃河。
康熙大帝 - 奪宮 (上) (下)
出版日期:1993/09/10
康熙況齡即帝位,以自幼所習的帝王之術,擒服了功高震主的權臣熬拜,親自掌管了朝政。
熬拜被擒之後,當時政治情勢仍然十分險惡,南方有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割據,西北有王輔臣部下的嘩變,中原一帶冒充朝朱三太子的楊起隆又聚眾鬧事,並勾結宮中太監,裡應外合,康熙又一次面臨艱難的挑戰。
康熙大帝 - 驚風密雨 (上) (下)
出版日期:1993/11/15
智擒鼇拜之後,康熙親自執掌朝政,使政局相對穩定。但國內形勢仍然十分險惡,危機四伏。南方有吳三桂等三藩割據,西北有王輔臣率部嘩變,中原有假朱三太子楊起隆的「鍾三郎香堂」密謀叛亂,後宮有太監與叛匪勾結,暗作內應。康熙皇帝乾綱獨斷,力主撤藩,並做了周密的佈置。經過幾場殊死較量,終於平定各方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通過險象環生,艱難曲折的故事情節,塑造了康熙這位青年皇帝和他身邊幾位親信伍次友、周培公、李雲娘、孔四貞的藝術形象。對吳三桂、吳應熊、楊起隆、汪士榮等人的嘴臉,也作了細膩的刻劃。生動地展示了清王朝艱難地開創康乾盛世的歷史畫卷。
康熙大帝 - 玉宇呈祥 (上) (下)
出版日期:1994/01/10
擒服熬拜,平息「三藩」之亂以後,康熙視察黃河,四處物色治河能臣,疏通漕運;任用良將,東收台灣;開博學鴻儒科,緩和漢滿民族矛盾;南巡金陵,祭祀明太祖,團結前明遺老;整頓吏治,懲辦貪官;北巡盛京,與東蒙古諸王結盟;西征葛爾丹,完成統一大業。
康熙在錯綜複雜的情勢之中,以高超的統御能力,領導國家走向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承平盛世。另一方面,康熙和朝臣之間關係的變化。步入中年的康熙,雖不失仁慈,但心機卻更加深沉,猜疑心日重。原來忠心不貳的功臣,逐漸腐化,互相結黨攻訐。
康熙大帝 - 亂起蕭牆 (上) (下)
出版日期:1994/01/10
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到了晚年出現許多弊政。官吏們貪贓枉法,冤案迭起;皇親舊勳們借支庫銀,國庫虧空;田賦不均,土地高度集中。康熙曾派人多次清理整頓,皆因皇太子胤礽懦弱無能,貪色好淫,不諳政務,忙於黨爭,只好半途而廢。康熙對此十分不滿,不得不將他廢黜以後又立,再立再廢。眾皇子趁機作亂,拉幫結黨,爭當皇太子,以致引起兄弟鬩牆。康熙後來索性「放鹿中原」,任其相互逐鹿。
康熙一心想保持他幾十年來所建立的功業,而戒慎恐懼的心態。生在帝王之家,為了王位繼承甚至不惜骨肉相殘的人生悲劇。
- Oct 07 Sun 2012 16:33
康熙大帝 (8本)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